近日,根據布控指令要求,煙臺海關對一批進口的48.8噸銅礦石實施現場檢驗和取樣送檢,檢出該批貨物銅含量僅為0.008%,金含量小于0.5g/t,遠遠低于合同約定的銅含量13%、金含量5.7g/t的要求。
煙臺海關迅速約談進口企業和貨運代理,及時出具品質證書,為進口商開展對外索賠提供依據,同時按照相關規定對上述貨物作退運處理。
據了解,為保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我國企業合法權益,海關對進口銅礦石實施法定檢驗,經海關檢驗合格后,準予進境銷售使用。檢驗檢測項目主要包括放射性、固體廢物風險排查、品質項目等。
“這批進口礦石價值約30萬元,按照合同約定的銅、金含量計算,我們進口銷售后會有一定的利潤空間,沒想到這批銅礦石沒有冶煉價值?!钡V石進口企業海南某公司劉經理介紹,此票貨物進口后,本來打算銷售給煙臺的一家冶煉工廠加工熔煉銅和金,然后根據具體的銅、金含量來商定后續訂單。
“進口銅礦產品由于國內需求量大、貨值較高,導致國外有些不法供貨商將一些含量低、價值低的銅礦石銷售到中國市場,存在貿易欺詐的風險?!睙熍_海關駐港口辦事處查驗三科科長李彥久介紹。
為保障企業合法權益,有效防范貿易欺詐行為的發生,煙臺海關加強進口礦產品信息收集,及時對外發布風險預警信息,指導進口商在簽訂合同時加強對礦產品品質條款的約束,盡量以海關出具的證書作為最終結算依據,積極采用信用證結款,有效規避商業欺詐風險。
“拿到檢驗結果后,我們第一時間與國外發貨方進行了溝通、索賠,目前,我們已與對方達成賠償協議并中止后續訂單?!眲⒔浝肀硎?,憑借海關出具的品質證書,發貨方同意了我們提出的索賠要求,貨物退運后將返還30余萬元的貨款。
據統計,今年以來,煙臺海關已累計檢出品質不合格進口礦產品4批,有力保護了國家利益和國內企業的合法權益。
(姜濤、趙呈兵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