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黃島海關現場監管下,由海洋石油工程(青島)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國規模最大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裝載起航。
該裝置集原油生產、存儲、外輸等功能于一體,整體高度118米,總重約3.2萬噸,可滿足33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氣量,是名副其實的“海上油氣巨無霸”,將部署于英國北海布倫特油田。
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,海洋經濟發展也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和優勢。船舶海工裝備制造業產業鏈條長,是先進制造、信息、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,對海洋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極強。
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西灣國家級船舶海工產業基地,分布有以海洋石油工程(青島)有限公司、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有限公司、青島海西重機有限責任公司等為龍頭的50余家造修船、海工企業及各類配套企業,產業集群規模初現。
黃島海關圍繞促進海洋經濟發展,梯度培育特色優勢企業,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監管服務方案,在信用管理、優化監管、便捷通關等環節打出組合拳,助推船舶海工業高質量發展。
“這一項目自2018年啟動,建造周期長、耗用料件多,給平臺建造的設計規劃、施工建設、銜接保障等工作帶來全新挑戰?!焙Q笫凸こ蹋ㄇ鄭u)有限公司進出口項目負責人李挺說,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沖擊,能否順利完成項目訂單,是企業最大的擔憂。
這家公司是海關AEO高級認證企業,為降低疫情影響、保障項目正常進行,黃島海關發揮企業協調員作用,及時了解復工復產需求,統籌負責、協調解決企業在通關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。
同時,海關綜合實施遠程視頻監管、日常實地巡查,通過創新監管模式,每月減少實地巡查次數約12次,在嚴密監管的同時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干擾,確保大型海工項目管得住、出得去。
海工平臺制造通常以加工貿易方式開展,具有訂單金額高、生產周期長、備案料件多等特點。黃島海關通過搭建海工企業進口商品歸類數據庫,將以往以單一商品為單元的海關歸類升級為以企業為單元管理,并推行“聯網監管”“主料工作法”加工貿易監管模式,使近千種工程用料件中的主料納入電子賬冊監管,提高了通關效能,幫助企業有效規避工期超期風險。
這一項目整船由100余萬個部件構成,僅頂部圓型甲板就集成了217臺套大型機械設備和1.7萬多臺套設備設施?!捌髽I每次申報的料件多達幾千種,通過創新監管模式,平均能節省80%的賬冊備案時間?!秉S島海關企業管理處加工貿易業務科科長孫霞說。
今年以來,黃島海關監管海工裝備加工貿易手賬冊實際進出口值13.12億美元,同比增長110%。其中,海洋石油工程(青島)有限公司加工貿易實際進出口值同比增長超三倍。
“我們將持續結合行業特色和口岸實際,全力保障海洋工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增長,讓更多中國高端制造駛向深海?!睂O霞說。
(夏敏、王笑儒/文)